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查追踪 >> 内容

郑州上闫垌村拆迁安置纠纷:三级认定表“消失”背后的权益困局与

时间:2025/5/13 18:56:57 点击:

事件回溯:拆迁安置协议签订与争议爆发

2008年,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上闫垌村村民闫女士购入本村一处宅基地。2012年,因郑少连接线绿化工程,该宅基地被纳入拆迁范围,她与上闫垌社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约定按本村改造方案置换600.3平方米房屋,并发放过渡费。这场持续十余年的纠纷就此埋下伏笔。

2015年,上闫垌村启动合村并城改造,指挥部公布《侯寨乡上闫垌村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闫女士要求按原协议换签遭拒后,通过民事诉讼维权。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和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判决确认其与上闫垌居委会签订的协议合法有效,责令居委会履行义务。

2022年9月4日,指挥部根据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的民事判决书与闫女士签订新的《拆迁住宅房产权调换补偿安置协议》。

诉讼拉锯:从诉求被拒到司法争议

因为政府迟迟没有履行协议,闫女士于2023年10月7日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二七区政府支付过渡费、租住房补贴及利息。指挥部接到法院的传票后拟撤销《拆迁住宅房产权调换补偿安置协议》通知,并于11月27日正式撤销协议,理由是存在公职人员买卖宅基地、安置面积超标等违反“一户一宅”政策的问题,但未出示任何相关法律条文。

庭审后,法院经审理认为,闫女士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本村村民,购买宅基地不符合规定,且案涉宅基未经三级认定,不应享受有效宅基安置标准,最终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败诉结果令闫女士难以接受。她指出法院在证据认定和事实判断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未得到公正维护。这场败诉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动摇了她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坚定了她继续维权的决心。

矛盾升级:证据争议与判决矛盾

“消失”的三级认定表

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3)豫01行初315号中,法院认定案涉宅基未经三级认定。但闫女士坚称,案卷中清晰存在证明其符合安置要求的组、村、乡《三级认定表》,且庭审中两次证实该表存在。“证据确凿,侯某法官却视而不见,这严重违背司法公正。”她质疑侯某法官刻意隐瞒关键证据,认为此举严重践踏了司法审判应遵循的公平公正原则,直接剥夺了她应得的合法安置补偿权益,让她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证据认定的双重标准

《二七区乡镇(办)宅基地房屋现状调查登记表》曾是闫女士在(2021)豫01民撤25号案件中胜诉的关键证据,表上加盖二七区侯寨乡政府公章。但此次主审法官侯某以该表相关栏目是机打签名、非人工签名为由,未作核实便拒绝采纳。闫女士无奈又委屈地表示,二七区所有的同类《二七区乡镇(办)宅基地房屋现状调查登记表》均为机打签名,并无人工签名的情况,侯某法官这种前后矛盾的证据认定方式,导致同一法院针对同一证据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也让她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多年来为维权奔波的艰辛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此外,二七区政府辩称闫女士购买宅基地时系公职人员,宅基地转让协议及拆迁补偿协议无效,且拆迁协议安置面积远超宅基地面积,与拆迁安置补偿政策不符。而闫女士则认为协议是依据法院判决签订,被告无权随意撤销。

法律适用存疑:模糊援引条款引争议

闫女士发现,侯某法官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判定其败诉,却未明确具体条款。经闫女士细致研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并无农村宅基地禁止买卖的相关规定。

“判决书里连具体法律条款都不写,我到底违反了哪条法律?我到现在都搞不明白!”闫女士的话语中满是无奈与困惑。法律适用需遵循明确性原则,法官应清晰标注具体法律条款,以便当事人知晓判决依据。此次判决中模糊不清的法律适用方式,致使闫女士无法明晰败诉缘由,难以对判决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与应对,更无法针对性地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

多维透视:拆迁安置纠纷背后的深层问题

法律视角:判决依据与证据矛盾

此前生效民事判决已确认协议效力,行政判决却直接否定,且关键证据认定矛盾,这违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同时,对于三级认定表等证据的处理,也引发公众对司法公正和证据审查标准的质疑。

行政反思:拆迁政策执行与协议变更

拆迁政策前后不一,前期签订协议后期却以违反政策为由撤销,暴露出行政行为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损害政府公信力。

制度建议:完善拆迁安置纠纷解决机制

为避免类似纠纷,应完善拆迁安置政策衔接机制,明确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原则和程序;统一司法证据审查标准,加强对法官法律适用的监督;促进行政与司法机关沟通,避免裁判矛盾和脱节。

记者观察:司法公正与公民权益的平衡之重

闫女士家中堆积如山的判决书、证据材料和信访回复,无声诉说着她漫长而艰辛的维权历程。这场纠纷不仅是个人权益与行政权力的博弈,更暴露出法律适用、证据审查中的深层次问题。当一份生效判决被轻易否定,当关键证据在不同判决中出现截然不同的认定,人们不禁思考:在维护司法公正的道路上,如何才能让法律的天平始终不偏不倚,真正守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不仅关乎闫女士个人的诉求能否得到解决,更关系到司法公信力的树立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来源:https://www.sohu.com/a/894732042_122161393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河南头条网(wwww.qunxingyanyi.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河南通管局

  • 河南头条网 版 权 所 有 ,信息来自网络转载,不确定真实,如有版权问题联系客服QQ:501734467
  • 3